做夢是人類再普遍不過的事情了,但至少現(xiàn)在為止,“做夢”這兩個字主要被形容為異想天開。夢境太不真實了,有的夢讓我們不想醒來,有的卻讓我們從半夜驚醒。對于人類來說,夢究竟代表著什么?許多人都記不住夢中發(fā)生的情節(jié),不管我們怎么回憶,夢境都會消失在我們的腦海里。
對于人類來說,夢究竟意味著什么,人能從夢中得到什么,能不能想做什么夢,就做什么夢?這是讓許多人癡迷的問題。
從人類有記錄以來,夢境一直被視為一種啟示。人類一直試圖想了解夢的真諦,但直到17世紀的時候,才出現(xiàn)了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夢的書籍,這就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夢的解析》。作為一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夢境是人類被壓抑的渴望。是人類不能公開表達的某種愿望,以及不被人們所接受的欲望。這似乎可以解釋夢境的不切實際,但并非所有的夢境都是如此。
和弗洛伊德同時代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則認為,夢境有它的根源所在,夢能夠幫助人類反思眼前遇到的一些事情,是大腦在潛意識里進行思考的結果。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人類對夢境的研究只能用心理學上的一些經(jīng)驗來解釋。
對夢境真正的生物學研究,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的睡眠包括淺睡和深睡兩種狀態(tài)。當人類從淺度睡眠向深度睡眠轉化的時候,人的研究會快速移動。如果這個時候人被喚醒,80%的人會表示他們正在做夢。
這或許就是我們早上想要賴床五分鐘,卻因為一場夢睡了半個小時的原因??茖W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夢境就是人類大腦在睡眠過程中,從記憶中隨機抽取一些片段重新組合的行為,本質是在釋放電脈沖。
這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夢一般都飽含記憶的片段,或許是我們看過的某部電影,或許是我們經(jīng)歷過的某個場景。一開始科學家認為,夢境就像是大腦的一個安全閥門,能夠幫助人類釋放無法宣泄的情緒。但實際上,如果在做夢之前強行喚醒,實驗者并不會因此出現(xiàn)心理障礙,記憶力也不會有問題。所以夢境更像是一個偶然性的行為,并不具備功能性。
那么,為什么我們很難記住夢境呢?
有研究表明,在一個夢結束后5分鐘,人就只能想起50%的內(nèi)容,10分鐘之后夢境就會消失90%,人類記憶力為什么面對夢境無法奏效?
因為人在剛睡醒的時候,要喚醒太多東西了,比如身體的知覺。而夢境本身就是光怪陸離的,大腦不覺得有記憶夢境的必要。我們很難記得夢是怎么開始的,人類的記憶本質是聯(lián)想和重復,如果連夢的開始都不知道,怎么能對夢境如此清晰呢?
當然,也有人認為夢境可以給我們提供某種預兆,預示著即將發(fā)生的事情。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難道夢也能幫助人類預示未來嗎?這完全超出了科學常識所能理解的范疇,但不少人依然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