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腰椎病、韌帶僵硬等一系列脊柱病常常引發(fā)局部疼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下肢無力,甚至局部或全身癱瘓,久治不愈更使患者備受煎熬、飽受折磨。
可你知道嗎?80%的脊柱病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導致的。
站有站姿,坐有坐相
如果平時不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長此以往,就會引起相應的脊柱變形、肌腱僵硬,進而導致椎間盤突出、高低肩、長短腿、近視、記憶力衰退、內(nèi)臟功能受損、腦溢血等疾病,更有甚者還會引起全身癱瘓。”羅建武介紹:“脊柱的任何變形,包括旋轉(zhuǎn)、側(cè)彎、前躬、反躬等,都會造成脊柱神經(jīng)信號減弱,從而使人體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增加患各類疾病的風險。”
脊柱疾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很多脊柱疾病患者,做完手術(shù)有時候效果不好,并且過兩三年又復發(fā),所以能不做手術(shù)盡量不做,讓脊柱保持在原有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如何治療與預防脊柱疾病? 首先,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坐臥姿勢非常重要。一是不要久坐,一般坐了40—50分鐘就要起來走走,變換姿勢,其次要選擇合適的床。彈簧床用一年后容易變形,硬板上面再墊一個棉被是最好的,椎間盤變形的病人,睡在硬板床上,第二天起來都要比前一天晚上輕松。睡覺不要趴著睡,也不要扭轉(zhuǎn)身體,仰臥或側(cè)臥都可以。
起床的時候,建議在床上先滾一滾,分別往左邊、右邊滾一滾,重復三次再起床,盡量讓肌肉松弛、平衡。因此,在床上滾三次以后,讓肌肉動動再起床,這樣有利于腰肌的協(xié)調(diào)性.
適當運動預防脊柱疾病
對于脊柱的保健,第一重在姿勢、第二預防為主、第三及時治療、第四適度運動、第五作息規(guī)律、第六合理飲食、第七注意保暖、第八避免損傷。
重在姿勢,因為姿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我們的脊柱,睡覺的姿勢也要重視。有些人就是喜歡坐軟沙發(fā),坐高高的大椅子,這些時間長了肯定有問題。睡覺、坐著、走路的姿勢都要注意。
預防為主,包括吊單杠、泡腳、放風箏,爬行等等活動,都是預防脊柱疾病的小技巧。而如果真的發(fā)病了則要及時治療。通過熱敷,吊單杠等運動有所緩解,不一定要上醫(yī)院,但如果感到癥狀越來越重,則要趕快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場所進行治療,頸椎的毛病建議一定要拍片,弄清情況。
適度運動則要掌握運動的量。椎間盤突出就不適合跑步,因為跑步的時候上下震動會造成對椎間盤的刺激,而膝關(guān)節(jié)病的人不適合運動。特別體虛的人則建議“半練半養(yǎng)”,每天保持散步、微微出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