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只是各自趕路的人。
你尊重對方的路,對方也會尊重你要趕的路。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作聰明——希望對方好。
覺得自己的路是去向羅馬的大道,而對方的不過是鄉(xiāng)間小路。
結(jié)果卻是:一個人可能出于好意,指引對方羅馬的方向;另一個人卻留戀鄉(xiāng)間旖旎,質(zhì)疑你是個好高騖遠的大騙子。
家人間不滿:先與自己和解
我和弟弟就是如此。
小時候覺得他不務正業(yè),讀書讀不上去,又不夠努力,有點輕視他。
長大后,我已經(jīng)自動形成了“我們是如此不同”的觀念,我們“無話可說”的感覺。
他打游戲時,聲音特別吵。我從剛開始提醒他輕點,到后來反感懶得理他。
漸漸得,他看到我也從來不會客氣,說話越來越粗暴,而我則越來越討厭他這樣。
我覺得我們遲早是要分道揚鑣的,忍一忍風平浪靜。但有一天,我們還是爆發(fā)了激烈的爭吵——他把過去我給他的“那一巴掌的怒氣和失望”,全還給了我。
別人對我們有敵意,甚至攻擊和嘲笑,往往我們曾經(jīng)也干過同樣的事。
但這次我決定:我要放下,走自己的路。這時,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我放下“我的”妄想,那么我也可以放下這么多年的埋怨和情緒。我將獨自走向自己的理想人生,如果成功,他們或許能獲得一點靈感和激勵。
家庭的不幸:拿不起又放不下
我深刻反思,這么多年的“輪回”:
我是個獨立的人。我之所以放不下他們,在于我不接納“我的”家人是這個樣子的。怕他們受苦,我想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有多糟糕,應該努力改變自己。我們一起走在同樣的路上,才能令我安心。
2018年,由于創(chuàng)業(yè)失敗、經(jīng)濟損失慘重,弟弟開始說落我不務正業(yè)、拖累大家庭。
他并沒有能力幫助我,只是以至高的道德標準譴責我。曾經(jīng)的他也負債過,我非常不情愿的替他還了債務,還給了他一巴掌——想讓他記住,不要做那些“皮包公司”的生意。我想,與其讓別人傷害他,不如我教訓他。雖然他之后真的特別老實,不會再亂打算盤,掙快錢。但他確實恨我,傷了他的自尊心。
現(xiàn)在,他終于找到機會可以回報給我——他的怒氣和他的失望。他覺得他譴責我也是為我好,為大家庭好。在我眼里他有點忘恩負義,但畢竟我打過他的巴掌是真的疼了很多年。我就是為了讓他記住這個教訓,所以我從來沒有要求他一定要還錢給我。我知道,他不會掙錢。
想成就家人:先努力成就自己
我們都沒有符合對方的理想。
小時候,我希望弟弟好好讀書;長大了,他希望我安分工作努力掙錢。
但終究,我們都未能如意。
我們的關系是從希望對方好開始,卻以失望結(jié)束。?
如果我們努力趕自己的路,能否在折返的途中——給鄉(xiāng)間小路的他送上一個羅馬的祝福?
系統(tǒng)學習佛法的人生智慧后,我終于明白修行者為何發(fā)愿成佛“渡眾生”。
因為你無法阻止別人的顛倒夢想,你只能在去往理想人生的途中,把自己的受益‘“布施”給他們。這才是自渡渡人啊。
放過對方,就是放過自己。管好自己,才有可能成就家人。
作者:“地球觀察處“。一半公關女,一半創(chuàng)業(yè)者;社會人性洞察;佛系時光,每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