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同桌畫三八線,越線我的腦門將面臨拳頭,我認定他是壞人并憂于身邊有壞人;長大工作,往往感嘆職場如戰(zhàn)場;結婚后,發(fā)現那個人其實并不是一門心思在你身上,有的時候還不如朋友親密善解人意......我們的生活顯得那么沉悶和不易。
生活是不易,房貸、孩子教育、職場年坎、健康狀況等等一系列,我們習慣不斷調節(jié)以維持自己及家庭能在正軌繼續(xù)前行。在“太不容易”的定論中我們往往遺忘甚至失去一些能力:多重感受、換位思考、尊重、愛......生活溫度的不足量,讓我們習慣于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面對身邊的一切。
2020年4月4日,全國哀悼日,回看著新聞片段,為別人而逝去、因災難而逝去。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文字,我早已淚流滿面。為他們的逝去、為生活中終究沒有失去溫度、為生命的無常、為......激動被孩子的一聲“媽媽”打斷,有種脫離軌道被拉回的感覺。
是的,我切切實實感受著生命的苦楚、奔波,但我終究愿意抬腳跨到右邊去尋找并感受生命中的感動和溫暖,因為它一定存在,也確實存在。
在雞毛碎一地的瑣碎生活中尋找大愛。在早出晚歸忙到起飛的每一天里給身邊的一切多一點關注和感同身受。在倒霉透頂喝水都塞牙的時候告訴自己"至少我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