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玲 | 漫話節(jié)氣望春歸
青春年少時,總覺得來日方長,沒怎么留意頗有中國味的二十四節(jié)氣,懵懵懂懂地過了很多很多年。也許是日復一日瑣屑的纏繞,往往遲鈍于季節(jié)的重演,因而忽略了自然的律動、熟悉的美好,以至于忘記了珍惜。
待人過中年,驀然驚覺時光飛逝、去日苦多,好像每一寸肌膚都能感受到每一季每一節(jié)氣的變遷。
2020年一開始,一場疫情打亂了春歸的腳步。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疫情散盡。因而對于今春的每一個節(jié)氣,我格外的敏感,且有著從未有過的渴望。
正月十一,2月4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發(fā)——立春,白晝漸長,陽氣回升。
大概是因了這場攜帶病毒的寒流的侵襲,今年的立春來得比往年稍晚一些,我從來沒有如此這般向望春天,就像苦苦翹望遠行的親人歸來。
我的心就像一個獨守的城池,在這個不同尋常的節(jié)氣等候,并試圖通過手機電視里的如雪紛飛的消息,捕捉那個對未來幾天里,能提前感知的利好消息:
武漢確診病例3156……一串串冷冰冰的數(shù)字令人無比沉重。但是,且看:火神山醫(yī)院昨天已開始接診,雷神山醫(yī)院明日投用,方艙醫(yī)院部分改造完成并開始接診病人……我似乎嗅到了春天的芬芳。
地處宜昌最西部的榔坪,這個我從小生活和至今工作的邊陲小鎮(zhèn),萬分幸運,一直平安無事。全鎮(zhèn)人民都積極響應國家政府號召,老老實實呆在家里,共抗疫情。
因而,日子和小鎮(zhèn)靜了下來——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靜。
困在單位宿舍的我,透過小小的窗戶遙望遠方:響水洞旁的田野上,星星點點的綠意隱隱跳躍著。我知道,那是執(zhí)拗的小草在悄悄生長,它要一寸一寸頑強的測量從泥土到春天的距離。我似乎看到綠意延伸的遠方——那里充滿了中國力量。那里有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親臨一線指揮戰(zhàn)斗,有數(shù)以萬計奮戰(zhàn)在抗疫前線的醫(yī)護天使和各線工作人員,還有馳援武漢的各方團隊……雖然看不見他們的臉,但透過厚重的防護服,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些堅定的目光,散發(fā)著擔當?shù)挠赂液头瞰I的光芒。
是你們,帶給武漢帶給中國無限的生機和前行的力量。你們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氣節(jié),溫暖了新春伊始這個春寒料峭的節(jié)氣。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立春,已奏響春天的序曲。
相信吧,春天總會在期望和奮斗中到來。
開學的日子如期而至,我們卻不能回到校園上課。
我開始忙于備課、直播、批改作業(yè),還有線上家訪、統(tǒng)計學生健康狀況并上報,健康打卡、填表……日子不再那么難捱。
在忙碌和期待中,2月19日,春天的第二樂章——雨水悄然而至。“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知時節(jié)的春雨,滌蕩著萬物之上的鉛塵,也多少洗去了疫情帶來的陰霾。武漢確診的人越來越少,治愈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常想,在居家抗疫的日子里,我們?nèi)阅芤跃W(wǎng)課的形式停課不停學,真是幸福的。還有,“戰(zhàn)疫”中的“中國速度”、“科學防治”、“疫苗研發(fā)”……這一切,都得感謝知識的力量、科技的進步和國家的興旺。
走過艱難的二月,終于迎來了明媚的三月。
3月5日,驚蟄到,春雷始鳴,驚動百蟲,想那北方的魚兒也負冰前行了。
這一天,武漢確診病例直降到126,其他城市均為零,我們宜昌確診零增加第七天。
足不出戶,站在窗邊,就可以聽到嘰嘰—咕咕—啾啾,有時交錯著長短句、四六句的混響,這是春天的變奏。
柳條已吐綠,陌上花正開。成功抗擊疫情的好消息如春日里的花朵,在華夏大地處處綻放。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春意越來越濃了。
3月20日,春分終于到了。
春分,晝夜平而寒暑均,陽氣日盛,春天漸入佳境,美好紛至沓來。
這一天,武漢連續(xù)3天零新增,湖北所有市縣疫情均為低風險,我們宜昌各縣已包車返崗復工。馳援湖北的各路英雄已開始凱旋回家。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日子和我生活的小鎮(zhèn)熱鬧起來了。318國道重見車水馬龍,跑車的跑車,春耕的春耕,各忙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切恢復了往日的祥和。唯一不同的是,人們都戴上了口罩,沒有扎堆的人群,超市、銀行都能看到人們間隔排隊,一切更加有序了。這沉重的一課,讓人們的很多意識增強了。
網(wǎng)課之余,戴上口罩,走出門去,我的心就像一扇久閉的城門剛剛打開,貪婪的張望著這漫天的春色,迎接這一年中最美的節(jié)氣。
抬頭,忽然發(fā)現(xiàn)天空變高了,像是被誰一下掀開了蓋子,陽光放肆地從極高處傾瀉而下。環(huán)顧,漫山的野櫻花,遍野的油菜花、桃花,都化作空氣里絲絲縷縷的甜香,沁人心脾。南望,萬道金光灑在青嶺頭這座山包上,嶺下的響水洞泉跳得更有勁兒了;北眺,鳳凰山上是一片片深深淺淺的綠,山腳下的榔坪河流得更歡了。
走進校園,高挑的千葉桃,低矮的海棠,朵朵花開,滿枝纏繞,交互輝映,爭相斗艷。
爬藤薔薇新發(fā)了密密匝匝的芽苞,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紅花檵木、紅葉石楠冒出了一層又一層油亮鮮嫩的枝葉,幾十條大大小小的金魚在魚池里自在的游弋,漫天柳絮在校園里自由的飛舞,春天的氣息蕩漾在和煦的春風里。
每一次駐足,我好像是被吸入到無限的萬花筒般的繽紛熱鬧中去。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探出身子,嗅一嗅那久違的芬芳。
這個春分,一半是美好,一半是痛惜。那些在這場疫情中沒有等到春暖花開的生命,時時提醒著我們要懂得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珍惜一切。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望得春歸來,二十四節(jié)氣依然會以它不緊不慢的腳步輪回更替。一轉眼,清明過了,谷雨正向我們走來,一個播種的季節(jié)、新生的季節(jié)即將開啟,明媚的春光里,我們聽到了嶄新的歌謠。
作者簡介
覃春玲,榔坪鎮(zhèn)中心學校教師,愛音樂愛閱讀,也愛養(yǎng)花種菜,最喜自由抒發(fā)性靈的文字。信任宇宙萬物的善,遵循真實自然之道。
今日薦讀
徐艷芹 | 疫情下的多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