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道來,示出一份不舍,也示出了一份超然;
寫盡了纏綿,亦寫盡了幽微。
龍應(yīng)臺的文字,像被風(fēng)吹過的梧桐葉,沙沙作響地有力,卻又極其溫柔。
1.走到三一學(xué)院門口,我指著一株瘦小的蘋果樹,說:“這號稱是牛頓那棵蘋果樹的后代。”他說:“你不要用手去指,像個小孩一樣。你說就好了。”
2.黑沉沉的海上,滿綴著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著水光蕩漾。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問你世界從哪里開始。
3.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4.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們的緣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看著他們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并且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5.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而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到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shù)里,聲氣婉轉(zhuǎn)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6.表面上毫無跡象,像三十歲時一樣意氣風(fēng)發(fā),我們議論文壇的蜚短流長,我們憂慮政事的空耗和價值的錯亂,我們商量什么事情值得行動,什么理想不值得期待,我們臧否人物、解析現(xiàn)象、辯論立場,我們也飲酒、品茶、看畫、吃飯,我們時而微言大義,時而聒噪無聊,也常常言不及義。可是,沒人會說:“我正在讀《金剛經(jīng)》。”
7.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香滿,天心月圓。
8.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fēng)徐徐的下午。我看見他們兩鬢多了白發(fā),因此他們想必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疼他們眼神里不經(jīng)意流露的風(fēng)霜,那么——他們想必也對我的流離覺得不舍?只是,我們很少說。
9.幸福就是,頭發(fā)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回頭叫你起床。
10.朦朧的時候,窗外絲緞般的梔子花香,就幽幽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帳里帳外都是一個溫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這本來自于幾代人的情與感,牽引著每個人的心。
無不在向我們訴說著:無盡的思念啊,存在于過去,現(xiàn)在,也將延續(xù)至將來。
它細(xì)膩、深邃、憂傷、美麗。
這本書,如何才能叫人讀完?
面對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我們也只能輕輕地、慢慢地告訴自己:
對于過去,不必遺憾;對于未來,不必憂愁;對于現(xiàn)在,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