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班回來等電梯的時候,我碰到樓上的小盆友,隔著口罩覆蓋的朦朧,他那失落的小眼神似乎欲言又止,我問他發(fā)生什么事了,他說剛才被一群同學笑話他太傻了,同學們上網(wǎng)課掛個號打個卡,就刷自己喜歡的劇去了,只有他老老實實地聽完課。
出電梯的時候,他問我:“姐姐,你覺得我這么認真,會考贏他們嗎?”
原來,他不單是為別人笑他而難過,還在擔心自己在新的一學期會輸給其他同學。
這種小心思,似曾相識。
當年上大一的時候,由于之前壓根就沒怎么接觸過電腦,別人鍵步如飛,我只能翹起蘭花指對著字母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并且很多操作都不會,致使電腦作業(yè)不能按時在課堂上完成。而大一又是科目最多的學期,我只能晚上到信息樓練習計算機基礎,白天再去教學樓鞏固其他課業(yè)。
有一次,我早上六點多就跑去教學樓復習,回來的路上恰巧碰到剛剛通宵唱K回來的團委干事和班上同學,他們紛紛對我投來驚訝的眼神,然后多次在會上提及我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同學,讓大家向我學習。
那時的我尷尬無比,覺得這個標簽讓我與會唱歌、愛畫畫、常旅游的同學格格不入,更怕自己在期末考試中不如他們。
后來的黨員選舉,讓我明白自己真的多慮了。
由于認真學習,我拿到了第一筆獎學金,也因為之前開會被多次提及,加深了大家對我的印象,讓我順利地成為首批黨員候選人。
一認真,確實輸了,輸了通宵happy的激情、閑聊的歡愉、交際的快樂、神秘的光環(huán)……
可一直認真,就贏了,贏得尊重、自信、見識、幸運。
不怕輸不起,就有贏的希望。
02
從去年開始,在哥哥的安利下,我開始關注一個做美食的自媒體,up主是河北石家莊的一名美食達人,喜歡在老家破舊的小院子里,支起柴火,做著份量驚人的農家菜,跟一大家人圍成一桌,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沒有李子柒式的古風濾鏡,沒有李佳琦式的魔性吆喝,也沒有大胃王式的借位狂吃,畫風淳樸、自然,不做包裝和營銷,只是純粹的制作和享受美食。鏡頭從他到菜市場買菜開始,再到洗、切、煮/煎/炸/烤、吃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認真不含糊,讓粉絲詳細了解到整道菜的過程。
我記得有一個制作羅漢肚的視頻,他買了七個豬肚,再加上其他配菜,整整花了兩天時間,這無論從食材成本,還是從制作周期看,在短、頻、快的視頻流量風口上,都是有一定的風險成本的。因為up主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平臺的流量變現(xiàn),他的制作食材動輒大幾百甚至上千,加上添購的各式烹飪工具和全天候的人力,就算他把視頻同時投放到十幾個平臺,如果吸引不到日益刁鉆的觀眾來實現(xiàn)裂變傳播,都有可能虧錢。
但他似乎從來不計較成本,幾乎每天出一個視頻,不斷嘗試新的菜式,而且份量驚人,做好后一家人再認真地把菜吃完。
幸運的是,他的粉絲越來越多,每一個視頻的播放量平均都有幾十萬以上,熱度高的甚至達到幾百萬,除去少吃油膩食物的勸告,粉絲的留言大多是贊賞他認真做菜的話語。
相比之下,其他老是重復幾個簡單菜式或者打著營銷的旗號糊弄粉絲的自媒體,粉絲量一直停滯不前,已被他遠遠地拋在后面。
用一個簡單的算式來做個小結:
1.01^365=37.8
0.99^365=0.03
每天認真一點,一年之后,他已經領先懈怠的的人一大段距離,自然而然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