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了一場漫長的“閉關(guān)”,大街小巷的元氣開始恢復(fù),沿街的食肆店鋪、各具特色的菜市場,正在陸續(xù)回歸。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對很多人來說,食物擁有治愈悲傷的力量。
這些人來人往的日常、努力生活的場景,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讓每個穿行其間的人重新鮮活,使得在困居中惆悵的內(nèi)心重新豐盛起來。
暮春,晨間的天氣還有些料峭,一縷縷的煙火清晰可見。隔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遠遠地就能被熱氣騰騰的早餐鋪子吸引。
看著早起的人們,從老板手中接過早點,白白胖胖的包子,在清澈的空氣里滾燙,香氣四溢。
似乎正在熱氣騰騰地宣告: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小事。
不論身在何處,幾乎每個住所附近,都有一條大同小異的街。
包子鋪、油條鋪、米粥鋪、餡餅店、糝館,一應(yīng)俱全。天色還未亮,店鋪的老板就開始忙碌,熱氣氤氳,煙火裊裊,緩緩融入安靜的空氣里。
人們也陸續(xù)出門。為了籌備一家人早點的老人,在東家買了豆?jié){油條,又去西家給小孫子買了豆沙餡兒的春卷,拎著這些食物的時候,格外踏實和滿足。
趕著點的上班族,買好了老板用心包裹的肉夾饃,匆匆匯入人流。為生活打拼的日子,難是難了點,但早餐一定要吃,今天加顆蛋。
鄰里間的閑聊聲也摻入不緊不慢的生活里。“今兒的油條酥脆”“昨兒的豆花鮮嫩”“今兒起復(fù)工了”“隔壁驢肉火燒開門了”。人情也在這里一寸一寸得滋長著。
在這煙霧繚繞的早餐街上,總有令人欲罷不能的滋味。
小籠湯包飽滿,潤澤,透過外皮兒,就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湯汁兒;
生煎里透著碧綠的顏色,輕咬一口,由蝦仁、韭菜和雞蛋制成的菜茸,爽口清潤;
晶瑩剔透的小餛飩在滾開的水里上下翻騰,待撈至碗中,放上紫菜蝦皮,淋上醋、辣椒油,暖心又暖胃;
薄薄的煎餅上攤雞蛋,抹上甜面醬,撒上碎蔥花,最后加一個薄脆, 一口下去,酥酥脆脆......
在尋常的日子里,這些最平凡的食物,不知不覺成就了生活美學(xué)的開場白。
我想,我們貪戀的,不止是食物獨特的風(fēng)味、贈與的能量,還有這份慰藉心靈的人間煙火氣。
食之一字,堪堪媲美情之一字,同樣熏神染骨。
清晨的縷縷煙火,就這樣樸素而又溫暖地將尋常的日子熏染著,將半醒的身心一寸一寸滋養(yǎng)著。
說到菜市場,總免不了要提到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
這句話出自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
原文更生動一些,是這樣講的:走投無路的鐵傳甲無意中走到了菜市場,抱著孩子的婦人,帶著拐杖的老嫗,滿身油膩的廚子,各式各樣的人提著菜籃在他身旁擠來擠去,和賣菜的村婦、賣肉的屠夫為了一文錢爭得面紅耳赤,鮮明而生動,他的心情突然明朗開來。
去過菜市場,你便會心悅誠服地覺得,老先生所言非虛。
菜市場就像是隱匿在繁華都市之后的草莽江湖。
撲面而來的鮮醇?xì)庀ⅲぐD擠的人群,撒野而放肆的叫賣聲,一切都粗糙生猛,“活著”的感覺從未如此強烈。
這里有鮮紅碧綠的辣椒、挺闊脆爽的青菜、新鮮水靈的瓜果,還可以看看生雞活鴨,鮮蝦游魚。就算什么都不買,就只是看看,也能將孤獨煩悶的情緒化解大半。
置身其間,感覺一身的疲憊都卸下了,腦海里開始不自覺地設(shè)想這些食物的菜式和味道,重新體驗到生之樂趣。
相對于簡單的買賣,菜市場還像一位熟識的老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溫暖。
有時候,跟著我媽去買菜,街坊鄰居相碰,她總能跟人家扯上幾句家常,“兒子去哪里上學(xué)了”“孫女兒又新生了兩顆牙齒”“大蒜漲價了,吃不起了喲”,沒有什么是不能聊的。
逛到經(jīng)常去的攤位,攤主會送些小蔥和香菜。即便許久不買菜,再去,攤主還是識得你,照舊送你些小蔥和香菜。
這是菜市場里尋常見的溫暖,亦是對酸甜苦辣的生活最生動的回敬。
在菜市場,你還能看到每個人用力生活的樣子。
賣菜的大嬸,隨手抓一把放到秤盤上,正好就是你想要的斤兩;賣活魚的大哥,手起刀落之間,魚頭、魚肚、魚背就被完美地分解;賣水果的大爺,文案水平登峰造極。
買菜的人們也個個身懷絕技。他們對食材的優(yōu)劣了然于胸,對價格據(jù)理力爭。賣菜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剁肉剖魚的作業(yè)聲……組成了菜市場宏大的交響樂。
誠然,這是個喧囂的世界,它從未安靜過。
可菜市場里的喧囂不同于現(xiàn)實中的繁忙生活。這里沒有令人腦仁兒疼的KPI,沒有平日里忙于追逐的抽象數(shù)據(jù),一切都細(xì)微而具體,一棵油菜,一粒八角,一朵槐花,一尾鯰魚......
在這充滿塵世溫暖的煙火之地,想的只是自己的口腹之欲,單純而又放松。你會忽然間覺得,人間很值得。
至于那個庸碌而又擁擠的現(xiàn)實,暫且去他的好了,總要占有足夠的快樂,才有力氣去應(yīng)對奇奇怪怪的世界。
汪曾祺說:四方食事,不過這一碗人間煙火。
后來的我們,有大把的機會吃遍天南海北的美味佳肴,幾乎每一方地界,都生存著能喚起你味蕾記憶的獨特味道。
但在那么多的味道中,唯有一種味道無可復(fù)制。
那是來自家鄉(xiāng)的味道。
伴著裊裊炊煙,深埋在靈魂深處,三魂七魄都被它熏染。哪怕時隔經(jīng)年,穿山過海,稍加觸摸,輕易就能將其喚醒。
小時候,放學(xué)歸來,看到自家院子里裊裊升起的炊煙,會倍感心安。那是母親烹煮出的飯香,是生活溫飽的歡慶。
一間窄窄的廚房,一口油亮敦厚的鐵鍋,一方紅磚水泥砌成的灶臺,一塊案板,一把菜刀,就是母親調(diào)兵遣將的整個世界。
記憶里,母親經(jīng)常圍著灶臺忙得不亦樂乎。蔥花油餅,香油果子,燉排骨,炒山雞,槲葉粽,炸丸子,炒年糕,釀米酒,一個都不能少。
如今時光來去,故鄉(xiāng)的炊煙已漸漸老去和消亡,淡退在泛黃的童年歲月里。
但是它把家的味道留了下來,始終在每個人的生命里延續(xù),一飯一菜一羹湯,都是化入骨髓的深情。
影片《料理鼠王》里,口味刁鉆的美食家,嘗遍珍饈都不能令他滿意,一道普通的普羅旺斯燉菜卻吃得他淚流滿面,只因為他想起了童年。
食物從不說謊,誰不眷戀一家人,一蔬一飯的光陰?
而今舌尖上的味道千變?nèi)f化,心尖上的味道卻只有一種。不如回家吃飯吧,家鄉(xiāng)雖已在原地站到兩鬢蒼蒼,見到你時,卻也會道一句:別來無恙。
/
寫在最后的話
許多人鐘愛美食類節(jié)目,因為那些精心挑選食材、煎炒炸煮的過程,那些煙火繚繞之下的人生際遇,有著療愈人生的力量。
幸運的是,這種治愈的力量,我們唾手可得。
有時候,不是生活太悲催,而是你忽略了這最美好的人間煙火、四方食事。
若你覺得生活沒有顏色,就去賣早餐的街道走一圈,那里有人情味兒的十足的暖意。
若你覺得生活辜負(fù)你太多,就去菜市場轉(zhuǎn)一轉(zhuǎn),這些柴米油鹽的世俗所在,誰不是在拼命生活。
若你覺得漂泊是你此刻唯一的選擇,不妨回到廚房,親手做一道母親做過的菜,在舊時光里發(fā)現(xiàn)新的熱愛。
飽腹,美味,回憶,情懷。我們說,最美不過這一碗人煙火,在漫漫歲月里,激活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文字:最美鄉(xiāng)村行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