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喜愛研究美食的二胎媽媽,喜歡做甜點和小吃,每天不定時的和大家分享好吃的食物,如果你們也喜歡美食,那就點擊關(guān)注和泰羊媽媽一起開啟美食之旅吧!
軟歐包是相對于硬歐包來說的,不管是軟歐包還是硬歐包都是歐洲人喜歡吃的面包。傳統(tǒng)的歐包通常指的是硬歐包,但是硬歐包不太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習(xí)慣,所以更適合中國人口感偏好又健康的軟歐包應(yīng)運而生。軟歐包其實就是在硬的歐式面包和日式軟面包之間找平衡,擁有歐包的外表,軟包的心,更適合中國人的胃。
軟歐和傳統(tǒng)甜面包的面團揉制和發(fā)酵方法基本一致,最大的區(qū)別還是在方子、內(nèi)餡以及裝飾手法上。軟歐包和甜面包相比低糖、低油、低脂更健康,做軟歐包的時候通常會加入一些全麥粉或者堅果。我一直想嘗試著做一做軟歐包,今天終于得償所愿了,純手工軟歐包,第一次做就成功了,喜歡吃軟歐包的朋友們可以跟泰羊媽媽一起做哦!
軟歐包
【面團所需食材】高筋面粉250g,黃油20g,白糖20g,鹽2g,酵母粉2.5g,牛奶160g。
如果想追求更低脂健康,可以用50g全麥粉代替等量的高筋面粉,不過如果是手揉出膜還是不建議替換,因為全麥粉不容易出膜。
【夾餡所需食材】紅豆沙、堅果粒。
夾餡可以換成你們喜歡的其他食材。
1、將高筋面粉、白糖、鹽、酵母粉放在一起,放的時候要將鹽和酵母分開放。
2、一邊加牛奶一邊攪拌,揉成軟且不黏手的面團。牛奶不要一次全都放進去,因為面粉的吸水性不同,用牛奶的量也會不同,大家根據(jù)面團的情況靈活調(diào)整。
3、將黃油切成小塊,揉進面團里。
4、繼續(xù)揉面團,直到揉出手套膜。我是純手工揉的,揉了半個小時左右。揉的時候可以像搓衣服那樣,把面團搓出去再卷回來,這樣比較容易出膜,揉的時候腕部要用勁。(建議大家一邊追劇一邊揉,這樣不會覺得累也不會覺得時間長,我就是這么操作的,嘻嘻)
5、把揉好的面團放到溫暖的環(huán)境下發(fā)酵至原來的2倍大。發(fā)酵的時間和室溫溫度有關(guān),大家隨時觀察面團的狀態(tài)即可。
6、對面團進行排氣,分割成等大的小份,用保鮮膜蓋起來醒發(fā)10分鐘。
7、取其中一個面團,用搟面杖搟成片,在上面涂上紅豆沙餡,撒上堅果粒。
8、卷起來,把收口處捏緊。都做好后,對面團進行二次發(fā)酵。
9、發(fā)酵至原來的2倍大,用鋒利的刀割口,在表面篩上高筋面粉。割口的時候最好選用刀片狀的工具,我直接用水果刀操作的,割出來的效果不太好。
10、放入預(yù)熱好的烤箱,上下火170度烘烤20分鐘,時間和溫度僅供參考,大家根據(jù)自家的烤箱脾氣進行調(diào)節(jié)。我烤的時候先是放在了中層,后10分鐘放在了上層給表面上色。
11、特別軟。
小貼士:
1、鹽和酵母要分開放,否則會降低酵母的活性甚至殺死酵母。
2、牛奶的量要根據(jù)面團的軟硬黏度進行調(diào)節(jié)。
3、一定要揉出手套膜,這樣做出的面包才會蓬松,吃起來才會軟。
4、烤制的溫度和時間根據(jù)自家的烤箱脾氣進行調(diào)節(jié)。
軟歐包的做法如此簡單,家里沒有廚師機也能輕松搞定,想吃不用買。只要認真地的去做,就能做好,我做完之后成就感滿滿的,拿給家人吃,他們說好吃,我比較喜歡這種把各種食材變成好吃的食物的感覺,所以也不會覺得累。如果嫌手揉出膜累那最好就別嘗試了,既浪費食材也浪費時間。
今天的美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如果你們喜歡今天的軟歐包可以在家試著做,喜歡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忙點贊或者分享,關(guān)注泰羊媽媽會看到更多更好的美食!